编者按:从鱼米之乡到雪域高原,从江海之滨到黄河之畔,援青干部们情牵青海,爱洒高原,他们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青藏高原书写援青新篇章。6月8日起,央广网青海频道推出“万里援青路”系列报道,全方位展示烙印在高原上的“援青精神”。
央广网西宁6月9日消息 (记者 樊永涛 通讯员 苏青)故事要从今年3月的一天说起。
当天,正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组织推进水利工程的江苏援青干部、共和县水利局副局长刘骏,意外地被村民围了起来,七嘴八舌地说着什么。刘骏心里咯噔一下,心想,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援青干部在沙珠玉乡蚕豆种植基地调研(央广网发 苏青 摄)
虽然眼前的群众刘骏大多都眼熟,也有几个认识,但老乡们讲的藏语和当地方言,刘骏还是听不太懂,当地干部给刘骏“翻译”过来后,刘骏乐了。原来,老乡们告诉刘骏,去年种的大豆都卖出了好价钱,问今年的订单还有没有了?
刘骏告诉大家,订单还有,不仅种多少收多少,而且企业还要把沙珠玉乡作为大豆种植基地。村民们开心得乐了。
事情说来话长。可谓一波三折,意外不断,惊喜连连。
时间回到2020年。为推进消费扶贫,帮共和县的优质农牧产品卖个好价钱,江苏省援青常州工作组帮助共和县在常州开了家直营店,利用共和县电商中心的平台,为直营店供货。
一开始还挺顺利,但随着业务的扩大,问题来了,电商中心经常断供。
这是怎么回事?刘骏和同为援青干部的共和县委常委、副县长苗润到电商中心深入调研后发现,原来,电商中心一直委托一家肉业公司运营,虽然产品质量不错,但产量有限,品种也不齐全,枸杞、藜麦等种植类产品的供应渠道不畅。
此后他俩找到共和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提出了由县里派人直接负责电商中心运营,建立多渠道采购网络的想法。共和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随即调整了电商中心的运营机制,形成了以肉类公司为重点,当地多家农牧产品加工、销售企业共同参与的供销网络。
机制理顺了,销售就顺畅了。
可好景不长,问题又来了。销售商反映,共和的肉制品很受江苏消费者的欢迎,但是包装太大,消费者把“一坨坨”的牦牛肉买回去没办法加工。
这一次,他俩干脆从江苏省找来了一批做电商的企业家到共和县考察,直接与县内的供应商对接。把包装改小,分类产品,把产品由一家供货改成多家企业统筹配货。
可新的问题,又来了。产品的供应量上去了,仅仅一个直营店却卖不了这么多东西。苗润和刘骏又犯了愁。
2020年5月,他们通过江苏援青指挥部把青海汇鸿供应链公司“请”到了共和县,通过考察对接,与青海湖肉业形成了合作关系。
故事还没结束,惊喜又来了。
这家企业在共和县考察时发现,沙珠玉乡的蚕豆长势特别好,粒大饱满,亩均产量高。企业不仅每年的大豆采购量很大,而且品相好的蚕豆可以统购做成豆泥,小一点的可以卖给食品厂效益会更好。
这种好生意当然要做。他们找来了沙珠玉乡的领导们,双方一拍即合,企业很快下了订单,而且价格还比农民自己零散地卖要高。
对此,当地十分重视。为推进与企业的合作,共和县政府专门安排了扩大蚕豆种植的专项扶持资金,为乡里配上了相关的农业机械,还专门采购了蚕豆分拣分类的设备。乡政府专门组织群众作了动员,宣讲了订单农业的好处。老乡们都说,有县里的支持,有企业的订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很快,沙珠玉乡的大豆种植面积一下子从不到2000亩增加到了5000多亩。
可是,插曲又来了。
沙珠玉乡的蚕豆品质好,大家都知道。可原来规模小,产量少,并没有引起一些食品加工厂的注意。现在,规模一下扩大了,可以形成批量了,食品加工厂坐不住了。
事有凑巧,共和县龙羊峡镇刚刚引进了一家食品加工厂,企业老板正愁没有货源,一下子就盯上了沙珠玉乡的蚕豆,一到收获季节,就把沙珠玉的大豆买了个空。
蚕豆卖出了好价钱,老乡们乐了,可苗润和刘骏愁了。青海汇鸿供应链公司收购蚕豆的人来了,蚕豆却没了。
正当他们发愁没法向企业交代的时候,青海汇鸿供应链公司负责人朱建宇说,老乡们把蚕豆卖给了当地的企业,既让群众得到了实惠,又扶持了当地企业的发展,也是一举两得的好事。“这点产量对我们来说影响不大,如果可能的话,沙珠玉乡的大豆种植面积还可以再扩大一些,我们仍然给老乡们下订单托底。”
老乡们笑了,苗润和刘骏也笑了,于是就出现了故事开头的一幕。
万里援青路|订单,为乡亲们鼓足了干劲青海新闻网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青海篇:足迹·感恩·奋进青海新闻网
我省计划3年完成国土绿化1305万亩青海新闻网
社保卡显示“封存”怎么办青海新闻网
每一件文物都诉说着一段历史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