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从130多天野外活动监测结果来看,这只猞猁日运动量充沛,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近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专家通过猞猁佩戴的GPS点位图作出这样的分析。“作为全国首例救护猞猁的野化放归,这项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资料图片)
救护、治疗、野化放归……这只放归猞猁的故事要从一年前说起。
救!1岁猞猁幼崽身体虚弱
2021年4月6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接收到了一只受伤的猞猁。据了解,它来自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根据体型判断是1岁左右的猞猁幼崽。“当时接收到它时,这只猞猁幼崽的身体状况十分差,特别是角膜水肿,导致右眼失明无法捕食猎物,出现了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虚弱症状。”负责救护猞猁的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副主任齐新章告诉记者。
“为了做好猞猁的康复治疗,我们十分注重减少人为因素的干扰,这过程虽缓慢,但是对猞猁将来的野化放归至关重要。”齐新章说。
为此,在每日的饮食中,救护中心没有采取人工喂药,而是在投喂的野兔、鸽、羊肉中添加药物。在同步开展的野化训练中,工作人员在其饲养展出区域使用玻璃贴纸进行遮挡,有效地避免了猞猁对人类失去警惕性,影响后期的正常放归。
寻!精心选择为猞猁找“家”
在耐心细致的饲养管理下,一年后,被救护猞猁发育状态良好,进食排便、日常行为、精神状态良好,右眼功能也恢复正常。“当猞猁身体状况一切正常后,我们也对其做了进一步评估,经过查验各项指标正常后,最终评估这只猞猁符合野化放归条件。”齐新章说,为猞猁寻找合适的“家”成为研究人员们的下一步工作重点。
为此,救护中心联合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部门专家共同研究猞猁的放归地。“要人为干预少,有野生猞猁种群分布,而且还要有适合的食物资源……”按照这一思路,经过几番寻找和研究,最终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成为这只猞猁放归的“家”。
放!野化训练后猞猁走出“圈”
“家”找好了,但是能否直接放归又成了研究人员考虑的新问题。
由于这只被救护猞猁还是一只幼崽,缺乏野外生存捕猎经验,为更好地保证猞猁放归后的正常生活,今年3月,研究人员在放归区域为它搭建了一个野外“避难所”。“这个100平方米的人工‘避难所’利用了放归点的一处废弃羊圈,是我省首次在放归地搭建野化训练场,证明我省具备在合适地区搭建临时野化训练场地、放归野生动物的可行性。”
4月10日,工作人员为猞猁佩戴了卫星定位项圈;4月11日,猞猁被带到了放归区的人工“避难所”;当日,现场监测发现猞猁咬死了场地内羊羔、兔鸽等并食用;4月12日上午,猞猁冲破软网逃离,开始了它的野外生活……
“看到它自主冲破软网逃离,并且在野外捕猎活下去,我们很欣慰,这是我们预想到的最好结果,说明这只猞猁的野性很好,具备野外生存能力。”齐新章说。
看!这是猞猁的迁徙图
“根据猞猁130多天野外活动监测结果显示,4月12日野化放归猞猁离开避难所,5月7日进行长途迁移,实际迁移约200公里、直线迁移距离达到45公里,共耗时25日,平均每日迁移8公里;截至8月22日,该猞猁迁移到祁连山国家公园边缘一处山区。”通过GPS点位图,研究人员密切关注着猞猁的生活。
“为救助动物佩戴GPS卫星项圈,可以准确掌握其野外活动规律,有助于对猞猁等大中型猫科动物开展科学有效的野外救护和放归工作,提升救护和野外放归的成功率。”据齐新章介绍,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关注这只猞猁的生活动态,为全省野生动物救护放归提供更多实践经验和宝贵资料。
我省完成全国首例救护猞猁野化放归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区降水量比历年同期偏多237%青海新闻网
湟源县点燃乡村高质量发展新引擎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强化举措推动排污许可提质增效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民政厅青海省慈善总会向大通受灾群众捐赠物资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