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9月30日,在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逊让乡麻什藏村,三三两两的村民正在田地里忙碌。逊让乡农村电商党支部书记米存民蹲在地里,把叶子拨到一旁,用手将土壤掏出一个小坑,一颗红皮土豆便出现在眼前。看着个大饱满的土豆,米存民乐得合不拢嘴,“这是我们大通县的地标品种‘青薯168号’,淀粉含量少,口感比普通土豆要脆,很受省外一些地区欢迎,今年预计销往江苏、四川、陕西等地3000吨到4000吨。”米存民介绍说。
(资料图片)
大通县是土豆主产区之一,米存民从小吃着土豆长大,深深烙印在童年记忆中的是一天三顿饭,至少有两顿是土豆。他说,世世代代离不开土豆,还有更主要的原因,是穷。与土豆相伴的,是大山深处乡村生存的艰难。“以前,家家户户都是用泥块做的墙、盖的房子,吊顶都是用报纸糊的,一到下雨就漏水,每年至少要上两次泥,还要铺塑料。”麻什藏村党支部书记代永寿回忆起过去连连叹气。
米存民从小的梦想,就是要摆脱贫困,成为一名光荣的警察。可当他警校毕业、分配到西宁市交警支队工作后,每每回到家乡,却发现养育他的土地依然贫瘠,乡亲们的生活也没有改变。2013年,23岁的米存民响应国家返乡创业的号召,下定决心离开省会城市西宁,于是他辞去“铁饭碗”,毅然回到家乡“振兴乡村”。
最初,米存民计划带着乡亲们一起养鸡、种土豆,把关品质,然后再统一品牌进行销售。然而这条路并不好走,第一年,村里没人相信跟着这个年轻小伙子能赚钱,米存民就拿着自己的积蓄,东挪西凑了20万元,赊着账盖了鸡舍,搞起了林下养殖。
“米存民的第一批小鸡仔将近花了1万元,当时钱不够,有一部分是赊回来的,我都为他捏把汗,但他还是坚持试点。刚开始嘛,好多技术都不太成熟,他就搬进鸡舍住,第一批鸡出来的时候,没亏本,反而还见了点效益。”他的堂哥米存库感慨道。赚取了“第一桶金”之后,乡亲们被米存民的真诚所打动,纷纷跟着他干起种养殖。
2015年,县里农牧局的人找到米存民,提到村里的贫困户王春花。丈夫十几年前因车祸去世,80多岁的公公瘫痪在床,还有2个正在上学的女儿,36岁的王春花成为这个家庭唯一的劳动力,就连住的房子快塌了,也没钱修补。米存民知道后当场拍板,以公司名义花费六七万元,给王春花家免费建了一个鸡舍,又给了她200只鸡苗,帮助这个家庭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就是那一批鸡苗赚的钱,第二年我买了几个小牛犊子,在棚里养了四五个月后卖出去,又赚了3000元钱。”王春花现在回想起来,依然非常感激。
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全县近千户脱贫户领到免费鸡苗、种上新品种土豆“黑金刚”。在规模逐渐形成之际,新的问题又来了,渠道没打开,农产品出现了滞销,脑筋活络的米存民意识到必须搭上互联网这趟车。
2014年,他前往苏州、南京等地考察学习,依托大通百灵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自建“青藏农畜林产品网”“花儿之乡商城”网购平台,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此成立,将大通地区的大通牦牛、藏羊、马铃薯粉条、菜籽油、马铃薯、青蚕豆粒、“扶贫鸡”等60多种青海特色农畜产品销往全国。
2016年3月9日,全省第一家农村电商党支部——逊让乡农村电商党支部成立,米存民当选支部书记。他采用“党建+互联网+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村、脱贫户签订收购销售协议,以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农产品,实现老弱病残贫困人口在家就业,为返乡农民工就近提供工作岗位。按米存民的话说,“产自青藏高原上的绿色食品,城里人都认。”此后,走出大通的农产品种类从个位数到近200种,订单量从1单到每天六七百单,随之带动了近千户脱贫户致富。
如今,走进大通青藏百灵农畜产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干净明亮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忙着用现代化的设备加工农产品,货架上摆放着土豆粉、牦牛肉干等特色产品。“2021年我们通过京东、淘宝、花儿之乡商城等网站进行线上销售,线下与省外众多公司签订长期战略合作协议,销售额达685.56万元,惠及农户4875户,户均增收3000至4000元,有力助推乡村振兴。”米存民说。
“党的二十大就要召开了,我也做不了啥大的贡献,就是要把这份初心坚守好,和乡亲们一起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米存民说着,坚毅的神情仿佛回到了2013年,胸前党徽象征的初心与信念,支撑他继续前行。
【乡村振兴在青海】乡土孕育出的“百灵鸟”青海新闻网
青海应急部门处置突发事件能力显著增强青海新闻网
青海全力推进自然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设青海新闻网
“青海这十年”应急管理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青海新闻网
青海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