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各大城市(包括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普通地级市)陆续公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成绩单。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国第6位,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倍差缩小到1.73,在居民收入10强城市中差距最小。
根据刚刚公布的《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宁波将进一步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优化区域协同格局,到202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7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7以内。
对宁波来说,这是一次高起点上的自我革新、自我超越。
高起点上先行引领
实现共富,关键点在缩小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近年来,宁波居民收入持续提高,2020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68008元和39132元,在副省级城市中分别位居第3位和第1位。
今年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435元,同比增加4564元,在居民收入前10强城市中增加得最多。
同期,宁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333元,农村居民为23927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73,在居民收入前10城市中城乡收入差距最小。上半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则为2.61。
小河有水大河满。宁波取得这些成绩的背后,得益于弘扬吃苦耐劳、敢闯敢拼的精神,积累财富、藏富于民,这是推动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
宁波民营经济、县域经济较为发达,这些年贯彻新发展理念,又处处展现着创新发展、富民惠民的蓬勃之势。
值得一提的是,在居民人均收入前10强城市中,浙江表现可圈可点:杭州、宁波、绍兴进入前10强;此外,在浙江11个城市中,有9个城市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万元。浙江能担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历史使命,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浙江有较好的发展均衡性。
作为杭甬“双城记”的重要一极,宁波总体发展水平居全省前列,GDP总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等重要指标在全国相对领先,有能力在高起点上继续升级优化,在浙江推进共同富裕的大局中当先锋、打头阵。
有短板更有潜力
比较居民收入来源结构,各城市存在明显差异,宁波有优势,也有不足。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包括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其中,工资性收入是带动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石,转移收入则是拉动居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支撑。
上半年,宁波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1030元,增长11.2%;人均经营净收入6802元,增长21.3%;人均财产净收入4037元,增长15.9%;人均转移净收入4566元,增长17.8%。
在上海、北京,除工资收入外,转移净收入(养老金或退休金、社会救济和补助、政策性生活补贴、报销医疗费、本住户非常住成员寄回或带回的收入等)是第二大收入来源。
杭州、宁波、苏州、无锡等长三角城市,由于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经营净收入明显较高。尤其是宁波,居民人均经营净收入可以说是一骑绝尘。
但与北京、上海、深圳一线城市相比,宁波人均工资性收入相对较低。
短板就是空间,不足正是潜力。
《宁波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先行市行动计划(2021-2025年)》指出,宁波要打造合理、有序、活力的橄榄型社会结构,成为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先行市。
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行动从扩大劳动分配比例、健全要素参与分配制度、完善财税政策调节机制等方面,提出了11条举措,其中包括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完善企业薪酬调查和工资指导信息发布制度,到2025年,全社会劳动报酬占GDP比重达51%以上。
同时聚焦中等收入群体、困难群体、新市民群体等实现共同富裕的难点、重点人群,从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倍增、强化困难群体托底保障、畅通新市民群体融入通道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举措,携手发展。
无论是发挥好已形成的成熟经验和优势,还是补足短板弱项,先富带后富,不断完善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体制机制,宁波正锚定共富目标,奋勇争先。(记者张波谢斌)
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引导广大消防指战员学在深处、谋在...
岁末年初,珠江西岸潮流涌动。在一片以火炬命名的产业热土上,一场低效工改攻坚战拉开战幕。未来五年,...
海外仓是跨境电商重要的境外节点,是新型外贸基础设施,也是带动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据了解,目...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背景下,不少外贸企业通过开展跨境电商业务化解压力。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
1月7日,河津市委七届四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进一步明确了2022年经济工作的目标任务,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