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在六安市霍山县安徽应流集团,工人正在车间紧张工作。记者 李 季 摄
【资料图】
近年来,革命老区六安市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积极推进绿色振兴,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农业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工业经济提质增效,合六经济走廊拔节成长,为赶超发展积蓄新动能。
内畅外联 打造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
2月10日上午,记者来到六安市G312合六界至迎宾大道交口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现场,主车道平整宽阔,车流不断。自2021年末开工以来,六安市快速推进境内G312改造项目建设,去年底实现全线主车道贯通。目前该项目正抓紧进行辅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及交安、绿化等附属工程的建设,预计今年6月全面完工。
一直以来,G312是我省东西方向的重要干线公路,也是合肥市与六安市之间最为便捷的联系主通道。随着城市发展,原有道路无法满足需要,于是改造工程应运而生。据介绍,该改造项目起于六安市与合肥市交界处,终点位于迎宾大道交口以西,全长17.65公里,总投资额达39.6亿元。
“主线开通后,有效提升G312的通行能力和通行效率,开车不到一小时便可从六安到合肥,而且车辆通行无需缴费,极大地降低了运输成本,不少企业开始计划到六安经开区等地投资。”六安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程本文告诉记者,该项目实现了2021年当年谋划、当年设计、当年报建,为完善城市快速路网,构建“内畅外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注入强劲动能,对于“链”上合肥、促进六合区域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一项目的通车,更是六安市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一个缩影。近5年来,累计完成交通建设投资380亿元,新改建高速公路项目3个、共计145公里,新增国省干线公路项目29个、共计626.5公里,新增高速公路42公里,新增二级及以上公路498.4公里……这是六安交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绩单。
乡村振兴路先行。截至目前,在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六安市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达22238公里,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100%、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81.53%,建制村通四级公路比例100%,20户以上自然村通硬化路比例100%,户户通道路硬化率87%,为乡村振兴铺就了“幸福路”。
红绿结合 走出茶旅融合的新路径
2月,在革命老区、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大湾村,阳光穿过薄雾,映射在一栋栋白墙黛瓦的民宿上,宁静而和谐。
“山上种茶,山下迎客”,这8个字总结了大湾村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径。茶叶是大湾村因地制宜发展的特色产业。该村依托资源优势,采取“龙头企业+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引进优秀企业,在茶叶深加工上做文章。据介绍,如今大湾村现有茶园5000余亩,其中优质茶园2000亩,开发茶园管理、茶叶采摘、炒制加工等就业岗位,带动大湾村400余户茶农,实现群众年户均增收2000元。
“大湾村红色旅游资源丰富。随着大湾马鬃岭景区知名度加大,乡村旅游发展迅速,村里利用白水河资源优势,引进‘大湾十里漂流’项目,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解决了43人就业。”全国政协委员、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说。
伴随旅游资源的开发,如今在大湾村,民宿随处可见,村民也跟上了潮流。“以前,村民见到游客不好意思说话,现在可以热情自如地去做好接待,提高服务质量。”余静告诉记者,打开村民心结,摆脱单一的发展思路,才能帮助村民们提升工作能力、实现增收。
除了转换本地村民的思路想法,引进外来人才也是关键。全国两会即将召开,采访中,余静吐露心声:“乡村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持。要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培养人才,我会继续关注人才振兴这一话题。”
在毗邻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鬃岭的携程度假农庄,整齐排列着20多间雅致简洁的客房。经过一段旋转式阶梯,可以来到一间特别的悬崖餐厅。走进餐厅,透过玻璃墙体,游客仿佛立于悬崖之上,远处重峦叠嶂,风景一览无余。余静介绍,携程农庄·金寨项目一期于2021年7月正式营业,填补了大湾高端乡村住宿的空白,也解决了一批村民就业。
“我原来在家里种地,现在到这里上班,每个月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在餐厅工作的一位服务员说。
曾经闭塞的小山村,如今焕然一新,“山上种茶、家中迎客”的美好画面照进现实。红绿结合、茶旅融合,群众致富路子更宽,收入更高了。
量质齐升 按下工业发展“快进键”
近年来,六安不断壮大“含绿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推动工业经济提质扩量升级。
2月11日,记者走进位于霍山县的应流集团生产车间,生产线上,硕大的机械手臂正在有序操作。工作人员在电脑上输好指令,机器人就自行完成燃气轮机、航空发动机叶片等产品的生产与安装。
“上个世纪80年代末,集团发源于霍山县,30多年坚持发展装备基础产业,现已形成霍山高端部件、六安航空科技、合肥核能材料三大板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应流集团副总裁丁邦满介绍,今年以来,该集团海内外订单不断,目前已经排产到6月,正开足马力加快生产。
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带来不竭动力。目前,集团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安徽省首批技术创新中心等9个创新研发平台,授权专利400余件。核能核电、航空航天、深海装备等多个领域多种产品实现首台套国产化。
在迎驾山泉股份有限公司,记者看到,从饮料瓶的生产,到矿泉水灌装、打包,全程实现自动化。公司工作人员介绍,这条生产线每秒钟可以生产13瓶矿泉水。
好山出好水,优质的水源才能生产出优质的饮用水。据介绍,公司目前有员工千余人,年产水100万吨、饮品10万吨,有迎驾山泉系列、竹根剐水系列等七大系列共40余个产品,产品销往沪皖苏豫等10余个省、直辖市。
绿色发展成为产业升级主攻方向。一直以来,霍山县坚定绿色发展理念,目前已培育水饮品及食品酿造、高端装备制造、光源电器、竹材加工、中药现代化等5个百亿产业集群。其中,应流集团和迎驾集团分别投资40亿元的应流产业园、投资20亿元的迎驾野岭产业园部分已建成投产。
奋进新征程,在这片红色土地上,绿色发展路越走越宽。
■ 记者 朱 卓
标签:
2月11日,在六安市霍山县安徽应流集团,工人正在车间紧张工作。记者李季摄近年来,革命老区六安市依托资...
Hui是什么?它是安徽的徽、普惠的惠、智慧的慧、汇聚的汇、学会的会。2月18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
仔细察看豆干制作流程、产品包装,讲授产品标准化相关知识……2月9日,在位于枞阳县的安徽胡氏食品有限...
本网讯(记者陈婉婉)2月18日上午,由安徽日报报业集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联合打造的“Hui...
本网讯(记者张理想)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布全国51个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