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正文

天天亮点!“珠联”璧合 “甬蚌”共舞

  • 2023-03-30 06:57:10 来源:安徽新闻网-安徽日报

蚌埠张公湖景致宜人。本报通讯员 陈 昂 摄

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本报通讯员 刘 晨 摄


【资料图】

蚌埠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本报通讯员 刘 晨 摄

近日,由宁波市委宣传部、蚌埠市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首届甬蚌发展合作智库论坛举行。活动邀请两地专家学者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就甬蚌经济社会发展合作特别是产业合作,从理论与实践层面交流、讨论,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库、智囊团的优势,为奋力谱写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宁波与蚌埠,一座是长三角南翼中心城市、中国科技创新与智能化制造业中心城市,一座是安徽省支持打造的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全国老工业基地城市。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相距千里的宁波和蚌埠,跨越长江和淮河自此牵起“结对之手”。一年多来,两市主动作为、真抓实干,协同建立多层次工作推进机制,深化产业、人才等多领域合作共建,协同共进步伐不断加速。

“链”上融入 做强优势产业

3月初,蚌埠市14家骨干企业在该市经信局的组织下,“组团”赴宁波参加汽车零部件产业合作对接会。当天就有2家企业收获总金额1100万元订单,7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通过两地产业协会加强对接,今年我们还将组织重点产业领域对接交流活动4次以上,助力蚌埠优质企业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蚌埠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说。

此次对接会是甬蚌强化“产业共链”的一个缩影。去年11月,蚌埠市发展改革委与宁波市支援合作局签订《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方案》,园区成为皖北八市中首个获省政府批复的皖北结对合作帮扶共建园区。依托蚌埠市固镇经济开发区,双方采用“管委会+公司平台”运营模式,共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

“围绕建立一套专班推进,共同组建一个合资公司,引进一个地标性产业项目,组建一个产业联盟,牵手一个产业内有实力、有影响力的高校或科研院所,共建一个园中园,培育一个五年内上市公司,打造一个战新产业集群的‘八个一’总体目标,我们深入推进甬蚌产业链协作配套,致力于将甬蚌产业合作园区加快打造为承接产业转移新高地。”蚌埠市发展改革委长三角一体化推进科科长王姣姣告诉记者。就在不久前,双方合资共建的安徽省甬蚌合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在省际园区合作上,宁波经开区与蚌埠经开区签订《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共建框架协议》,重点打造智能传感器全产业链,推进智能传感器产业创新研究院、公共服务平台等建设。蚌埠高新区与宁波前湾新区共建产业合作示范园,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家电等高新技术产业。

在中国(蚌埠)传感谷园区,来自宁波的重点项目——希磁科技产业园仅用4个月时间,就跑出了从开工到投产的“加速度”。

“我们是一家磁传感器垂直整合制造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领域,去年销售收入达到5亿元。”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国告诉记者,在传感器领域,蚌埠拥有完善的产业链条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在这里实现了快速发展。眼下,王建国正积极招引上下游企业落户蚌埠,共同做大做强传感器产业。

围绕六大新兴产业和四大产业集群,蚌埠市成立产业链推进工作专班,建立重点产业招商目标企业库,设立驻宁波招商引资联络处,锁定宁波市关联企业上下游供应商,持续跟踪重点在谈项目,着力补齐产业链发展短板。

去年,蚌埠共签约落地煜晟汽车零部件、芯速联、融光纳米等11个宁波项目,协议总投资21.6亿元。

“人”上发力 汇聚发展动能

今年2月下旬,宁波市人社部门专门组织医疗、教育、农业、环保等领域专家来蚌,分赴蚌山区、禹会区、固镇县,为蚌埠市各基层单位的相关工作“把脉助力”。

在固镇县刘集镇田圩村甜瓜种植大棚里,宁波农技专家从种植方式、育苗、控温等方面对种植大户陈栋进行技术指导。

“专家带来了新知识、新技术,开拓了我们的视野。”陈栋说,今年计划扩大种植规模,培育出更高品质的甜瓜。

“人才互动”是甬蚌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去年,蚌埠市与宁波市就人才工作签署合作框架协议,约定双方在人才创业通道共建、高端人才资源共引、科技创新成果共享、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共用、跨区域人才评价共认等10个方面进行合作。

截至目前,蚌埠已组织相关干部、企业家420多人,分别在宁波大学和宁波市委党校举办长三角地区结对合作、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等专题培训班,选派20名干部到宁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园区跟班学习,选派10名干部到宁波挂职,邀请宁波20名干部来蚌挂职,实现干部交流互动,拓展了工作视野,促进了理念更新。

蚌埠积极参与宁波“青春‘甬’不散,一起向未来”人才日活动,与宁波、舟山、台州、丽水四市联合举办“五城协作”迎八方英才活动,携手推介各自城市特色、产业优势和人才平台。以“赛创珠城·海聚英才”为主题的蚌埠首届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在宁波设置分站赛,吸引精尖项目和高端人才来蚌创业发展。

“甬蚌频繁的人才互动,为蚌埠加快打造‘三地一区’两中心、建设现代化幸福蚌埠注入了强劲动能。”蚌埠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陈炜说。

今年,蚌埠市将进一步推深做实甬蚌人才互动和长三角人才合作,围绕重点产业和优势学科,推动该市企业与长三角地区大院大所合作,支持沪苏浙高校来蚌建设大学生实训基地、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加快建设“人才飞地”,努力实现科研孵化在宁波、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在蚌埠,共同打造长三角地区人才落户新高地,奋力推动长三角地区产才协同创新发展。

“路”上互通 助推合作共赢

蚌埠至宁波铁海联运点对点直达班列开通后,全程货运时间压缩至30小时,较零散发运可节约运输时间2天以上。去年,蚌埠至宁波铁海联运累计发送6254标箱,同比增长131%。宁波线已成为蚌埠市重要的一条对外通道。

当开放互通成为共识,甬蚌合作让一系列“牵手”协作得以进行。双方不断延展互通的广度和深度,共拓互利共赢的开放之路。蚌埠在皖北地区率先推行铁海联运全程提单模式,实现出口货物“一站托运、一次收费、一单到底”,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海控三鑫(蚌埠)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太阳能光伏组件颇受市场青睐,该公司储运部副经理翟羽佳告诉记者:“采用铁海联运方式,企业每年至少可节约运输成本100万元。”

不久前,蚌埠海关申报一票市场采购贸易报关单,宁波北仑海关查验时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处置完成并通知蚌埠海关进行删单,蚌埠海关当天完成操作,双方协作迅速完成整个查验异常处置流程。

这是蚌埠海关与北仑海关联合建立的查验异常快速处置机制。

“这种方式不仅极大提高了查验处置效率,节约大量单证流转时间,而且提高了海关执法的统一性,有利于跨关区报关单的联合研判和协调处置。”蚌埠海关查验科科长徐明告诉记者。

去年,宁波、蚌埠两市组建宁波舟山港和蚌埠港合作业务团队,就开通“蚌埠—太仓—宁波”集装箱航线达成共识,宁波远洋公司与蚌埠新港公司签订集装箱还箱点协议。

“蚌埠至太仓已开通港航巴士,太仓港为宁波舟山港控股的港口,通过太仓港可以快速转运至宁波舟山港。”蚌埠市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说,通过合作,可以实现蚌埠港与宁波舟山港的一体化发展,增加蚌埠新的出海通道,延伸宁波舟山港在淮河流域水运集装箱的辐射范围,提升蚌埠外贸综合服务能力。

去年,蚌埠还先后获批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为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提供了新平台。

今年,蚌埠将积极争取宁波舟山港参与蚌埠港投资、建设和运营,高标准建设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推广“海外智慧物流平台”,推动全市积极共享宁波海外仓资源。同时,推动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蚌埠片区与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宁波片区深化合作,探索建立跨区域联合制度创新机制。

“两地还将在项目资本互促、干部互派挂职、农产品供销协同、人力资源和公共服务资源共享等方面强化对接,形成更多互利共赢、利民惠民的合作成果。两地在合作中推动发展,在发展中增进友谊,努力打造长三角标志性、引领性的结对合作帮扶典范。”王姣姣告诉记者。(本报记者 孙言梅)

标签:

推荐阅读

天天亮点!“珠联”璧合 “甬蚌”共舞

蚌埠张公湖景致宜人。本报通讯员陈昂摄蚌埠希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本报通讯员刘晨摄蚌埠港国际集装...

“免申即享”让惠企政策无感落地

以“皖企通”为链接实现“一网通办”“滁州海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负责人,您好!贵企业符合的上市挂牌企...

每日快报!数据亮眼 金融如何激发市场活力

继1月喜迎信贷“开门红”后,2月安徽金融数据再次带来“超预期”的惊喜。来自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的数...

【改作风提效能促发展·安徽在行动】“一保多用”释放改革红利

近日,安徽铜冠有色金属(池州)有限责任公司使用一份额度为2000万元的新型保函,在池州海关快速办理了1...

天天速看:弘扬工匠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

3月22日至23日,由省委宣传部、中国剧协、省文旅厅、省文联共同出品的大型工业题材话剧《炉火照天地》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