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出生在不同年代,来自不同乡村,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实现了的青春梦想:十八岁的好儿郎,走进了绿色营房,穿上了绿色的新军装。
(资料图)
如今,虽身在故乡,却仍怀一颗战士心,为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为了守护那绿水青山……时光流转中,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坚毅、担当、热忱的本色。
山庄“侯哥”
六月的一个清晨,走进宣城市旌德县云乐镇张村。新建村民组在一处相对平整的田畈里,一派茂盛与葱茏,不知名的鸟儿啾啾唱着一首山乡新夏歌。在满山翠竹的山脚下,有一字排开的徽派建筑,屋檐下挂有红灯笼,微风中摇弋着,仿佛在向即将到来的客人招手。举头,门楣上“侯家庄”三个鎏金大字很是醒目。
门前场地上,高低有序地排列着奇花异草盆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山坝河的水在庄前潺潺流过,鹅鸭在歌唱、小鸟在啁啾,腊味在飘香、炊烟在升起,田畴高高低低,村庄粉墙黛瓦,好一幅“桃花源图”。
院子西侧几株红豆杉树下,侯观林正手提竹篮,采摘树枝上那鲜红欲滴的小果子。作为旌德县侯家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的总负责人,他被四乡八邻亲切地称为“侯哥”。
1974年12月,高中毕业的山里娃侯观林,响应祖国号召应征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部队的一名工程兵。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表现优异的他被选调到测绘班,专业学习仪器使用、绘制图纸等“高尖活儿”。侯观林迅速成长为部队的测绘骨干,先后在四川省峨边县、贵州省龙里县的大山深处奔忙,曾获得连队三次嘉奖。1980年12月,侯观林脱下绿军装,回到故乡的大山,被选进云乐乡当时唯一一家村办企业——云乐乡吕家槽楔厂(现安徽省旌德县江南机电配件有限公司)做销售工作。
那时的侯观林,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一只机灵的猴子,凭着敢闯敢干的劲头,到周边大城市、甚至跑到东北和大西北找市场,很快成为厂里销售业绩遥遥领先的“猴大王”。没几年,就被选拔为厂长。到上世纪80年代末,在他的努力下,这家厂成为旌德县乡镇企业的一面旗帜,是全县第一家税收突破万元大关的乡镇企业,并实现本县中外合资企业零的突破。提起他,乡亲们竖起大拇指称赞:“我们的‘侯哥’,非同凡响。”
随着形势的发展和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也走过了最辉煌的时代,可是侯观林带领工厂,却一直在电机槽楔产业中跌宕发展。时隔近40年,公司依然引领行业前行,拥有国家发明专利十多项,2019年实现年销售一千万余元,纳税超六十万元,为当地50多人解决了在家门口就业的问题。2017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2019年又在安徽省股权托管交易中心科技创新培育层挂牌。
2015年,近花甲之年的侯观林,又积极响应当地关于打造全域旅游的号召,开始了“花果山”项目的艰苦创业。
在县水利部门的支持下,侯观林牵头为村中三个村民组实施饮用水工程,八十多户共二百多人从此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他自筹资金五十余万元整修河坝三百多米,在河道上架设两座载重三十吨的桥梁,保证了当地免受洪涝之害,方便了百姓出行和农资运输。他投资一百多万元,建成一座五百余平方米的农家乐——旌德县侯家庄生态旅游有限公司。其中他戏称“花果山”景区的建成,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休闲娱乐地,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侯观林还成立了旌德县泥鳅坞茶叶家庭农场,鼓励贫困户以小额贷款的方式入股,增加了他们的收入。有了成就感的“老猴子”侯观林整天忙碌在“花果山”上,与所有村民一样,感觉日子越来越幸福!
回顾走过的艰辛历程,“老猴子”侯观林感慨:“部队六年的军旅生涯,培养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遇到什么艰难困苦都不怕。作为一名退役老兵,我有责任、也有义务守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
高山“寨主”
在绩溪县长安镇镇头村高山组,坐北朝南的顶山腰上有一棵1200年“高龄”的苦槠古树。树旁,“7”字形的建筑“天路山生态休闲农庄”气派又时尚。
一位中等身材、腰杆笔直的中年汉子每天出入于农庄,他刚毅自信的脸上,总带着坦然、乐观的微笑。他就是天路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承兵,2008年春以来,他带领村民广种山货,被大伙誉为高山“寨主”。
1985年冬天,陈承兵还是一名心怀参军入伍梦想的泥瓦匠学徒,师傅劝他:学完手艺将来生活无忧。可高中毕业的师娘却说,农村娃应该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部队是锻炼人的好地方。于是,陈承兵直接从工地赶去参加体检,顺利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二通讯总站。在新兵连的日子,陈承兵不怕吃苦,什么事都干在前。下连队后,只有初中文化的他被选中学习“载波”特种技术活,一干就是十五年,先后荣获南京军区“国防勇士”、所在部队“小老虎”“优秀士兵”等荣誉称号。
1999年冬,陈承兵回到绩溪故里,在绩溪县商业局下属的一家饮服公司任安全科科长。2005年企业改制,陈承兵下岗失业了,此后便一直协助妻子经营在县城开办的一家玩具厂。为了开拓市场、争取订单,他独自一人到上海闯荡,吃干粮、睡车站码头是常有的事。他们的玩具厂业务不断扩大,一度安置下岗职工300多名,帮助他们解决了生活之忧。
2007年,陈承兵回到故乡长安镇高山村,利用本地独特的自然环境养殖土鸡并成立合作社,带领大伙共同致富。向农户们不厌其烦地解释什么是合作社,拿出多年积蓄流转土地、改建房子做办公场所……次年4月,他注册登记“安徽省绩溪县天路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
难忘那个春夏之际,陈承兵忙得不亦乐乎,通过流转村民土地办起了养鸡场,还种西瓜、种菊花、种油茶、种山核桃,并经营起休闲农业旅游,让多年寂静的高山头村民组热闹起来。他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突出生态农业和天路山休闲旅游观光的主题,重点发展茶叶、贡菊、土鸡等高山生态种养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形成了徽菜品尝区、瓜果采摘区、特种动物养殖区、农耕体验区等八大功能区,还创建了“篝火晚会”“农耕体验”“山庄淘宝”“垂钓体验”等游客互动项目12个。他们的“皖南土鸡”“天路山梨”等农产品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还成功打造了“天路山”休闲旅游农产品品牌,吸引了沪苏浙的大批客商。
不一样的岗位,一样的为民使命,不一样的战场,一样的奋勇“冲锋”。2014年,陈承兵当选为镇头村总支书。为带领乡亲们早日致富,陈承兵利用天路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经常对种、养殖户和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还安排贫困残疾村民到合作社上班,为他们提供免费技术服务。几年来,合作社免费为瓜农提供嫁接苗、为社员和贫困户免费进行技术培训、嫁接油茶苗、发放覆盆子苗等价值近百万元。为确保贫困户当年收益,他们主动对接歙县雅氏贡菊集团,与对方建立稳定合作关系,解决了农户卖花难问题。目前,天路山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成员218人,带动农户1380多户,流转土地山场3300亩。2021年,合作社实现收入1687万元。
“有机”战士
山城宁国东部二十公里处的一条乡间泥石路上,一辆沾满泥浆的皮卡车正飞速行驶,道路两旁树林、翠竹和山岗急速地后退。车行至梅林镇对山村鲍家坞一处屋舍,戛然停下。车上跳下一位高大英武的年轻人,他就是鲍家坞这片山林的主人——已过而立之年的宁国市秋水家庭农场总经理黄钢。
1995年12月,黄钢应征入伍,在北京某武警支队服役,负责天安门广场的安全警戒工作。
部队教给了黄钢自立、自强、好学、坚韧等品质,短短三年军营生活,他荣立过二等功,还荣获过北京市“十大执勤标兵”等荣誉称号。
1998年12月,黄钢脱下军装,回到家乡,被分配到宁国县文化局工作。但思考良久后,他做了一件令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傻事”——放弃这份难得的正式工作,选择去北京打工。他想趁年轻出去闯一闯,见识世面,锻炼自己。打工期间,黄钢登过赤道上的雪山——乞力马扎罗,到过非洲大草原,还去北极探过险。2004年和2005年,他开始接触、了解有机知识。
2016年,黄钢回到家乡,尝试种植有机农产品。他多方筹集资金,通过租赁的形式,流转了梅林镇对山村鲍家坞的750亩山场,大力发展有机农产品。
创业之路非常艰难,为了学习有机技术,他曾先后在上海和菲律宾参加国际有机运动联盟举办的亚洲青年有机农场主培训,到北京及德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最先进的有机农业技术培训,不仅掌握了种植技术,更坚定了这个领域大有可为的信心。
“在一个全新领域进行创业实践,除了看准市场的蓝海,更需要脚踏实地地去学习和实践。”黄钢深深了解化学农业泛滥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人们身体健康的威胁,他立下了要做好有机农场,为家人、为社会提供安全食材、为保护生态环境而战斗的决心。
如今,深处皖南山区的秋水家庭农场,已建立起自己的技术团队,还与中国农业大学有机循环研究院、南京农业大学有机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和德国波恩大学、瑞士有机研究所等国际有机组织建立良好的互动交流。2020年,农场产品获得欧盟有机认证,目前正在向国际最高有机标准“德米特有机认证”冲刺。
黄钢知道,未来的路会更加艰辛,农业没有很高的利润支持,也面临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专业设备缺乏、市场不成熟、消费者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但他坚信,生态、健康是未来更多人的追求,会有越来越多人参与。
“生态和谐、绿水青山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梦想,在这条艰难的道路上,我永远是一名战士。过去在部队,我保卫国土不受外来侵犯。如今在家乡,我保卫耕地不受人为污染。”黄钢说。
■ 凹 凸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标签:
他们出生在不同年代,来自不同乡村,但他们却有一个共同实现了的青春梦
上海仁济医院副院长房静远教授(右一)在省二院消化内科专家门诊坐诊。
建成自治区首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消化道早癌防治中心,实现527种大、
本网讯(记者汤超)记者日前从省税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新增减税
本网讯(记者张理想)成都大运会捷报频传,8月3日,我省女将李志勤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