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王瑞欣报道)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是惠及群众的民生工程。居住环境大幅改善、长期困扰居民的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直线上升……近年来,西宁市以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为切入点,持续推进城市开发建设模式转型和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逐步建立了“政府组织、部门实施、社区配合、居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构建起“决策共谋、发展共建、方案共审、效果共评”的“四共”建设新模式,获得了市民的一致好评。全市8万余套房屋得到有效改造,20余万群众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城市功能品质不断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增强。
决策共谋,建立群众参与机制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进一步摸清既有城镇老旧小区底数,科学编制市、县两级2021—2025年专项改造规划,建立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提升项目储备库,制定年度改造清单,为统筹改造实施提供科学依据。在项目前期改造方案制定过程中,充分发挥居民在改造过程中的“主人翁”作用,按照应改尽改的基础类、能改则改的完善类、需改则改的提升类、愿改则改的引导类,按需求分层次制定小区改造内容,动员居民参与改造意见征求、施工监督、竣工验收及后续管理等工作,有效提升了改造实效。
发展共建,建立资金共担机制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西宁市将老旧小区改造纳入保障性安居工程,按照“保基本”的原则,以每户不低于1.5万元的标准,重点支持实施房屋外墙保温、节能门窗更换、水电暖改造等与居民基本生活及安全需求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以“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引导居民通过直接出资、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提取住房公积金、捐资捐物等多种方式参与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其中,城西区按照20元/平方米标准收取自筹资金;城中区引导项目实施单位与业主约定改造内容,由居民按照每户1500元标准出资,彻底解决了楼栋内管网改造不彻底问题。在此基础上,西宁市还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依规利用小区及周边存量房屋和土地,增设停车场(位)、智能快件收储、便利店、家政和托幼等便民服务设施,补齐小区基础配套短板。整合涉及小区养老、文化、教育、治安、消防等各类项目资金,有序推进海绵城市、城市双修、生活垃圾分类、雨污分流及无障碍设施等设施建设。
监管并举,健全长效管理机制民生工程是关乎老百姓的“幸福工程”,敷衍不得也马虎不得。在老旧小区改造工程中,西宁市严格落实质量安全首要责任和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企业主体责任,在改造小区显著位置公示市质量监督检查部门举报电话和监理单位投诉电话,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接到群众反映问题时,第一时间整改解决。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社区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完善“三无”小区管理规章制度,推动建立物业管理长效机制,引导“三无”小区引入物业企业和自治管理,建立群防群治、联防联治的小区应急管理体系,让改造成果得到了有效维护与巩固。西宁20余万市民受益居住环境之变青海新闻网
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与我省签订生态合作协议青海新闻网
第二十一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今日开幕青海新闻网
奋楫争先,大踏步逐梦“锂”想新征程——写在第23届青洽会、第二届生态博览会闭幕之际(上篇)青海新闻网
青海2家单位荣获农业农村部第四批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称号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