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动态 > 正文

全球快报:【发展清洁能源 助推绿色低碳】<br>青海绿电:探访世界纪录诞生地

  • 2022-08-12 08:02:47 来源:西宁晚报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首条、首个;全球领先、世界纪录……

说起青海清洁能源产业,这样一些词“打捆”似的涌现,令594万青海人民倍感自豪、无比荣耀!


(资料图)

令人惊艳欣喜的成绩摆在眼前!

“一条通道”——建成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两个基地”——海南、海西两个可再生能源基地跃上千万千瓦级台阶;“三项指标”——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位居全国前列;“四项技术”——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技术、光伏电池效率转换技术、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塔式光热发电技术实现突破,黄河公司N型IBC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跻身国际一流水平,建成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建成全国首个核心技术全部国产化的大型光热发电项目,填补了塔式光热发电技术空白。

前不久,海南州光伏发电园区荣获“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龙羊峡水光互补光伏电站荣获“最大装机容量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

纵观青海大地,清洁能源遍地开花,从创新发展到共建共享,从生态保护到民生福祉……青海已经走上一条以“绿”为进、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阔步前进。晚报记者兵分四路,带您进工地、访园区、探村庄等,感受清洁能源产业发展带来的可喜变化。(作者:小言)

第一站:玛尔挡水电站

绿电出高原 黄河上游在建最大水电站

青海建成世界首条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的青豫直流特高压外送通道!

一秒的输电量就够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两年!依靠清洁能源互补能力,青豫特高压工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的突破。日前,记者走进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玛尔挡水电站,探寻高原清洁能源产业建设的“绿色密码”。

新能源基地呼之欲出

红色砂砾岩山体层层叠叠,高原峡谷间的黄河干流随着山势蜿蜒曲折……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拉加镇约5公里的玛尔挡水电站,轰鸣的机器、穿梭的车辆、忙碌的身影,仿佛跃动的音符,融汇成激昂的乐章,在高山峡谷中奏响……

作为国家和青海省重点能源项目,玛尔挡水电站是“西电东送”和“青电入豫”骨干电源点,也是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的水电工程。为全力推进工程建设,近3000名建设者不畏高寒缺氧,24小时昼夜不停施工。“目前,玛尔挡水电站大坝填筑高度已超百米,填筑月上升速度和强度均创同类型工程国际领先水平。地下厂房开挖完成,机组安装、厂房浇筑、枢纽其他部位按计划有序推进。”据国能青海玛尔挡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玛尔挡水电站是龙羊峡以上黄河干流湖口至尔多河段规划的第九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220万千瓦,投运后年平均发电量73亿千瓦时,工程计划2023年11月下闸蓄水,2024年3月首批机组发电,2024年底5台机组全部建成投产。电站建成后,每年可节约标煤25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同时,依托玛尔挡工程打造的国家级“水光蓄储”千万千瓦级多能互补一体化基地,在带动周边新能源开发建设和消纳的同时,将为新能源开发提供可靠的调峰、调频电源,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青海力量。

源源不断清洁能源走出高原

依靠清洁能源互补能力,青豫特高压工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新能源的突破,如今,通过无数铁塔银线,来自青海的“绿电”已远送北京、河南、上海、浙江、四川等地……

目前我省加快建设羊曲、龙羊峡、玛尔挡等以水电为主的新能源调控基地,打造多元协同高效储能体系,积极创建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据了解,我省在运行好第一条特高压外送通道的同时,积极谋划后续外送通道建设,持续大规模为全国输送绿色清洁电力。(作者:小蕊)

第二站:海南州光伏产业园区在建项目

世界最大装机容量光伏发电园区

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时是整座城市最温情的一刻。你知道吗?在温暖明亮的万家灯火背后,有一群“追光者”每天不停地“追光逐日”,把丰富的太阳能转换为我省绿色发展的经济新动能——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作为中国社会当今最清洁,最环保的新兴能源,在西部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走进海南州共和县光伏产业园,眼前蓝色的光伏板整齐地排列在戈壁荒漠上,一直延伸到天际线,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蓝色海洋”。走在园区的林荫小道,令人不禁感慨:一路绿意与光伏产业本身的环保概念,就这样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这里既是产业园,也是生态园。

据国家电投集团青海黄河新能源工程建设分公司副总经理王伦介绍,海南州光伏产业园是世界上最大装机容量的光伏发电园区,园区规划面积609平方公里,接近新加坡国土面积大小,总规划装机容量19000兆瓦,现已建成15880兆瓦(含在建)。园区内包含百兆瓦级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和享誉盛名的龙羊峡850兆瓦水光互补发电站,百兆瓦级太阳能发电实证基地内囊括了当期148种光伏先进技术、产品和方案,通过户外同台对比,数据实测与实证,为全球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龙羊峡850兆瓦水光互补发电站,水光互补发电技术填补了国际上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了互补发展的新模式,电站获得了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水光互补发电站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同时被列入“2021-2025年度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世界光伏看中国,中国光伏看青海。我省太阳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量达35亿千瓦,直接辐射量仅次于西藏,位居全国第二。加之10万平方公里的荒漠化土地,光伏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省光伏发展蹄疾步稳,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21年底,全省光伏装机达1656万千瓦,占比达38.6%,集中式光伏规模居全国前列,先后建成海西州2个共100万千瓦光伏应用领跑基地等一批国家级示范项目,国家第一批大基地共800万千瓦光伏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共和、格尔木、德令哈等光伏园区发展初具规模。未来,光伏项目建设,必将成为青海的一张亮丽名片!(作者:一丁)

第三站:日月山—西宁北750千伏线路工程

一条西电东送大通道快马加鞭建设

在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日月山-西宁北750千伏G3002号铁塔吊装现场,一台300吨吊车将地线横担提升到105米的高空进行对接就位。

为进一步优化完善青海电网骨干网架,今年国网青海电力全面提速电网建设,年内陆续建成日月山—西宁北750千伏、郭隆—武胜750千伏等12项电网重点工程。届时,青海电网将基本形成东南部“日”字形、西部“8”字形750千伏网架结构,并且随着海南州、海西州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的建成,对青海东西部断面送电能力交换提出更高要求。

日月山—西宁北750千伏线路工程线路途经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区、湟源县,地形以山地为主,局部为高山大岭和平丘,全线路海拔高度在2400米至4200米之间。高海拔、低气压、缺氧、严寒、大风是本工程的气候施工难点。线路全长96.429千米,新建铁塔208基,采用同塔双回架设方式。该工程是青海省电网建设重点工程,也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在“十四五”开局之年推动电网建设的重要布局,工程总投资2.42亿元。该工程建成后,可将青海东西部断面原有的5回750千伏线路提高到7回,750千伏电网网架结构得到进一步加强,东西断面电力交换能力提升,可满足西电东送需要,并加强西宁北部电网供电可靠性。

当前,日月山—西宁北750千伏线路工程铁塔组立工作已完成70%,计划有序开展架线施工工作,工程计划于12月底全线贯通。

清洁能源是稀缺资源,青海清洁能源资源富集,是“西电东送”的重要输出地之一。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电力总装机432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新能源装机分别为3933万千瓦和2674万千瓦,占比达90.94%和61.82%,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光伏成为省内第一大电源。

近年来,在“双碳”目标引领下,青海进一步加大电网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建强青海电网网架结构,青海电网已发展成为东接甘肃、南连西藏、西引新疆和直通中原的交直流混合、多端枢纽型电网,成为西北电网骨干网架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青海结合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以电网规划引领新能源合理布局、有序开发,在青海省内新开工及续建工程90余项,输电线路建设规模近3500公里。(作者:刘瑜)

第四站: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

“阳光存折”暖了村屋富了村民

“德吉”,在藏语中意为幸福。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昂拉乡德吉村,就是一个黄河边上的幸福村。

8月,德吉村景色宜人,生态旅游吸引了不少人。走进这个别样的搬迁村,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两侧,别具特色的藏式院落排列有序,鳞次栉比的民居,木制栈道、白色的沙滩,碧绿的黄河水、熠熠生辉的蓝色光伏板……一座“海滨村落”模样,颠覆了人们对高原村庄的印象。

昔日的荒滩变成如今秀美河滩,德吉村的乡村振兴要从借“光”脱贫的故事讲起。

“阳光存折”暖了村屋富了村民

在德吉村,光伏发电让村民收获了零碳“阳光收益”。

临河而建的德吉村有一个最大的区位优势,就是有着丰富的光照资源。在这里,家家户户的屋顶都安装了光伏板,在阳光灿烂的黄河边,数以万计的蓝色光伏板熠熠生辉。

在扶贫开发与新能源利用及节能减排相结合下,该村实施2.1084兆瓦的屋顶户用光伏发电项目。并网运行后,村民通过“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平均每年每户可增收4000余元。暖暖的“阳光存折”不仅暖了村民的家,而且让村民真正实现了绿色发展的宜居生活。

在青海,像德吉村一样的光伏项目村共有1622个。这些村依托青海能源大数据中心建立的光伏扶贫信息监测中心,实现了全智能管控。通过运营智能化、实现收益分配精益化和发放流程全过程监管,确保电站电量全额消纳和电站收益及时结算。

今年,我省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为契机,持续开展乡村级智慧能源服务体系研究,因地制宜建设了一批特色零碳乡村项目。借“光”脱贫,成为了青海发展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的一条特色道路。

从“因水而困”到“兴水而甜”

作为尖扎县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德吉村从2016年搬迁至今,已培育和壮大一批生态旅游产业。走进今天的德吉村,热闹的农家乐、特色农事体验园、景色宜人的黄河美景……生态乡村旅游在这里开展得红红火火。

依托黄河水利风景、气候、海拔、区位等优势,德吉村积极探索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战略相结合,采取“文化旅游+精准扶贫”的模式,2021年德吉景区接待游客20.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615万元……借生态旅游,德吉村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德吉村民也从“因水而困”走向“兴水而甜”。(作者:张国静)

标签: 发展清洁能源 助推绿色低碳br青海绿电探访世界纪

推荐阅读

全球快报:【发展清洁能源 助推绿色低碳】
青海绿电:探访世界纪录诞生地

【发展清洁能源助推绿色低碳】青海绿电:探访世界纪录诞生地青海新闻网

焦点短讯!青海近40万户居民“出棚进楼”

青海近40万户居民“出棚进楼”青海新闻网

每日速读!【聚焦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
寓教于乐 拿干净奖牌

【聚焦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寓教于乐拿干净奖牌青海新闻网

环球时讯:【党建引领促发展】“抱团发展”激活致富“新密码”

【党建引领促发展】“抱团发展”激活致富“新密码”青海新闻网

每日快看:【聚焦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
“跑”出锦绣前程

【聚焦省第十八届运动会第四届全民健身大会】“跑”出锦绣前程青海新闻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品牌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