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记者 王瑞欣 报道)栖息于山间平盆地和湖周半荒漠地带,以数头或数十头为群,冬季往往结成大群。这就是普氏原羚,高原最美的精灵。
近几年,在国家公园体系建设的进程中,保护生物多样性成为重要使命。如何践行的?数据统计很有说服力。2007年12月27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地区建立了国家首个普氏原羚专属保护区——“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2009年9月,“刚察县青海湖普氏原羚特护区保护站”正式挂牌成立,该区域总面积为161.8平方公里,区域内有稳定的7个普氏原羚种群;2017年7月14日,被授予“中国普氏原羚之乡”的称号。截至目前,刚察县境内普氏原羚数量约为2800余只,占整个青海湖周边普氏原羚数量的93.33%左右。与成立初期的300余只相比,普氏原羚的数量增加了近10倍!
据介绍,刚察县普氏原羚种群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在315国道哈尔盖河以北为一个种群约400只左右,河以西为一个种群约700只左右;青海湖农场一分厂二小队退耕还林地为一个种群约300只左右,一分厂五小队退耕还林地为一个种群约400只左右,铁路以南及羊头峨堡为2个种群约700只,每年6月中旬到7月底,普氏原羚产羔期主要分布在哈尔盖河以西和青海湖农场一分厂二小队为产羔区域。普氏原羚的发情交配期是12月至翌年1月,孕期六个月,这时,雌雄合群形成较大的繁殖群体,产仔期间群体暂时解散,雄兽结成小的团体或单独活动,雌兽则单独到山凹的高草丛或灌木丛等较为僻静的地方分娩,雌羚6至8月产羔,每胎产1仔,偶有2仔,羚羔出生后几分钟即能站立,幼羚跟随母羚一起活动,直至成年。
而作为青海省二级保护动物的青海湖裸鲤一直被视为“珍宝”,当地人亲切地称它是“湟鱼”。近年来,青海省将湟鱼保护与提高公众遵法守法意识、与培养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相结合,不断提升农牧民群众保护湟鱼资源和水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着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湟鱼保护氛围。通过建立健全分片分组专项巡查保护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百日攻坚”“渔政亮剑”“清风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切实加强了从源头打击非法捕捞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2021年至今,共查处渔政行政案件3起,处罚违法行为9人。组织执法人员紧盯重点湖区、路段、区域、河道等辖区进行不定期巡查,每年陆上巡查总里程达30000余公里。同时,在全县主要河道设立湟鱼洄游帐篷驻扎,24小时不间断蹲点守护,在旅游旺季对旅游景区、餐饮机构等场所,采取开展高频次巡查、不定期明察暗访和突击检查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执法检查,形成了群防群治、综合治理的良好局面。根据统计,2002年青海湖裸鲤仅有2952吨,而到了2021年,这个数字已跃然上升到了10.85万吨。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国家公园建设让这些生物精灵放心“安家”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举办果洛州、玉树州牦牛产销对接会青海新闻网
黄河流域皮肤科专科大联盟青海区域联盟揭牌仪式举行青海新闻网
全省林业植物产地检疫率达到100%青海新闻网
我国硅技术及产业居国际前沿中科院院士杨德仁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