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育民
“大家下楼做核酸,注意一米间距。”“大妈,今天身体咋样,家里缺啥需要我们帮着买吗?”“大爷开门,我们把您订的菜送上来了。”……本轮疫情发生以来,这样的一幕幕每天都在高新区益民园社区出现。
严格的封控措施下,社区工作者、党员、志愿者化身临时网格员,精准防控疫情,贴心服务群众。
3月19日11时45分,唐山市新增2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一例来自高新区;3月19日12时起,唐山高新区实行临时性封控……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许多人措手不及。忙着落实封控政策的同时,益民园社区党总支书记刘爱红心里一直念想着:“社区这么多特殊人群可咋办?”
拥有32栋住宅楼的益民园社区,是个大社区,共有3048户、6518名居民。由于历史性原因,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占比不小。社区一旦封控,这些群众的日常生活保障成了棘手难题。
“充实人员!”刘爱红一下子抓住了关键。通过微信群里号召,仅用一天时间,益民园社区便组建了一支强大的服务队伍——9名社区工作人员、52名楼长、150多名志愿者,他们被分成巡控组、封控组、采样组、扫码组、保供组、特殊人群关注组,各尽其责。
“做完核酸赶紧回家,新冠肺炎病毒最不喜欢听指挥的人。”3月29日,阴雨淅沥,身披红马甲的宣福田向做完核酸的邻居们喊话。年过古稀的他是名老党员,每天把老伴“扔在家”,自己坚守在社区防控一线。
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为了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益民园社区组按照楼栋区域划分,建起了6个临时党支部。“每个分区都有红色堡垒,堡垒下就是楼长和志愿者,我们实现了社区网格、党员网格、志愿者网格‘三网合一’。”刘爱红说。
由于唐山市首诊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可能与唐山盛华水产批发市场有关,因此排查去过该市场以及从事相关行业的人群,成了一项重点工作。
尽管排查量大且情况复杂,但刘爱红心里有底:“平时的功夫没有白费,依托我们建立的返唐居民登记台账,形成了‘线上+线下’高效排查机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益民园社区就开始对从重点地区返唐居民登记入册,之后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将社区居民由外地返唐情况,进行了常态化登记,形成台账。“由于冷链是疫情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在登记时,我们将相关居民的单位名称或从事行业进行了明确标注。”刘爱红介绍。
日常“广泛撒网”,疫情时便可实现“精准摸排”。该社区通过台账筛查,以“线上”打电话的方式,排查出从事水产批发和进口冷链食品行业的居民;未登记在册的居民,依托临时网格员,进行线下摸排。
“王爷爷,给您送饭来了。”3月30日,志愿者敲开了王柏庭老人的家门。王柏庭接过饭菜,不好意思地说:“咱这老头子,啥都能干,就是不会做饭,净给你们添麻烦。”
90多岁的王柏庭,长期一个人生活,是社区重点照顾对象。针对社区老人多,特别是独居老人较多的情况,益民园社区依托自身网格化体系,实行“红黄蓝”三级网格精准化管理。
“对社区内独居、高龄、残障及贫困人员,我们从年龄、婚姻状况、生育状况、身体状况、经济状况等五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建立详细档案,条件最差的,纳入红色管理区,最优先照顾,然后以此类推。”刘爱红介绍说,通过把每个人精准定点定位到网格中,才得以让服务优质高效。
本轮疫情以来,益民园社区针对独自封控在家的老人和孩子,特别是高龄独居老人和残疾人,第一时间进行网格排查,同时电话建联,了解老人情况,与家属进行沟通,掌握其需求,了解其动态。
“得知需求后,我们实现了‘三结一专’。”刘爱红说,通过楼长结对、邻居结对、党员结对,以及专人照看、送菜、送饭等方式,切实为弱势群体筑起了“安心墙”,保障其平稳度过疫情封控期。
“刘书记,我回来了。”3月29日,一辆特种车辆停在益民园社区门口,107楼居民于欣刚下车就给刘爱红打电话报备。于欣是一名肾病患者,需要定期去医院透析治疗。可疫情封控措施下,出门医治成了她的大难题。
“我们来协调,一定得保障特殊人群就医。”刘爱红承诺道。没用一天时间,在唐山高新区京唐智慧港的帮助下,来自三女河机场的一辆消防指挥车便已就位,定期接送社区有着特殊需求居民到医院就诊。
□王育民“大家下楼做核酸,注意一米间距。”“大妈,今天身体咋样,家里缺啥需要我们帮着买吗?”“大...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纪哲)4月5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通过省向我市转办第十三批群众信访举报9件...
自本次疫情发生以来,唐山广大志愿者们冲锋在前、无私奉献。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6 9万余名志愿者、1600...
2022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裹挟着一场暴风雪突袭河北唐山,早开的花朵在风雪中摇曳。这座城市,沉着应对着...
□何川“我们要努力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把保供服务延伸到‘最后一米’,确保群众每天都能吃到物美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