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闻名天下。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新改善。
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去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34.9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84.6%,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83.5%,均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重点流域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长江再现野生江豚群嬉的自然景观。江淮大地上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推动减污降碳 全面绿色转型
近日,全省首笔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落地,6000万元已由中国银行阜阳分行发放至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用于支持二期2×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项目建设。该项目采用先进技术,较传统一次再热超临界燃煤机组降耗35克/千瓦时,按年供电量60亿千瓦时测算,全年可节约标煤21万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86万吨。“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是人民银行创设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表示。
“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随着“双碳”目标提出,经济社会发展迎来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变革。
去年以来,我省“双碳”工作亮点频现。我省在全国率先推出“碳指数”服务,在全省统计部门企业联网直报平台上线,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节能降碳在线“诊断”;浦发银行合肥分行与苏州分行联合落地全国首笔碳中和挂钩贷款,这种模式下,企业融资成本随着碳减排量的上升而下降;芜湖长江LNG船舶加注站成功完成首船加注,标志着全国内河首座岸基式LNG加注站建成并投入试运营,“气化长江”迈出实质性步伐……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离不开科技和产业支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是我省大力培育壮大的新兴产业之一。“管行业就要管产业”,去年起,省生态环境厅牵头负责推进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由环境监管向环境监管与产业发展并重转变,“双招双引”战场上打出系列组合动作——在全省征集合作园区作为“双招双引”载体、推动中国环科院在合肥成立“科创中心”、借力省内外商协会搭建招引平台、与金融机构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组织参加会展等,培育壮大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我们正着力构建‘1235’安徽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架构,‘十四五’期间,发展目标是产业总产值达8500亿元。”省生态环境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降碳、节能、减污与经济增长相融合为核心,以“双招双引”、培育壮大为发展路径,以龙头骨干企业、产业集聚园区、研发创新平台为发展支撑,发展新能源、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碳中和五大板块,为安徽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减污降碳作出更大贡献。
污染防治攻坚 改善环境质量
在铜陵市郊区,距离长江干流约1公里的荷花塘,曾一度是黑臭水体。当地去年开展集中整治,对来水管网进行全面溯源排查,实施存量污水处理及底泥清淤。一番“大动作”彻底清淤截污后,还对荷花塘实施水生态修复,栽植水生植物、安装人工湿地净化床、岸边种植景观树等,水变清了,岸变绿了,昔日环境“痛点”变身景点。“过去‘黑臭’的荷花塘,现在成了家门口的公园。”居民佘世龙高兴地说。
江河湖泊,是大自然的馈赠,是流域人民的福祉所系。作为长江经济带承东启西的重要节点省份,我省以大格局认识大战略,以大修复促进大保护。保护长江,我省突出抓好治污、治岸、治渔三件大事,聚焦“水清”“岸绿”“产业优”,推深做实关污源、纳统管、护物种、禁新建、建新绿、减存量、进园区、强机制;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打实贯彻长江十年禁渔令。去年,我省长江流域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7%,同比提高2.2个百分点。
治理巢湖,合肥市推动新一轮综合治理,系统实施碧水、安澜、生态修复、绿色发展、富民共享“五大工程”和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巢湖平均水质稳定达到IV类。去年6月,巢湖作为全国唯一系统治理湖泊,入选国家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十大工程”。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近年来,我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集中攻克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以环境改善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三大主战场。保卫蓝天,我省持续以“五控”为抓手,即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开展夏季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等。保卫碧水,我省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全面落实“水十条”,重点推进城镇污染、农业农村污染、水源地污染、工业污染、船舶港口污染治理;保卫净土,我省优先保护耕地土壤环境,突出工业污染场地治理与修复等。
提升生态体系质量和稳定性,整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势在必行。我省强力推动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持续开展省级生态环保督察,推进新一轮“三大一强”专项攻坚行动,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纵深推进改革 激发绿色活力
生态改革激发绿色活力。去年以来,我省抓制度创新,试点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建立田长制,纵深推进林长制、生态补偿机制、河(湖)长制等,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我省去年起建立田长制,建立省、市、县、乡、村五级田长制责任体系和相关配套制度,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覆盖无死角的耕地保护新机制。
纵深推进林长制改革,我省高质量推进全国首个林长制改革示范区建设,深化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并进体制机制,实施平安、健康、碳汇、金银、活力“五大森林行动”。去年3月,我省全面启动“四条生态廊道”建设,目标是把长江、淮河、江淮运河、新安江打造成水清岸绿、城乡共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廊道。目前,全省5.2万名林长守护400万公顷森林和100万公顷湿地。全省森林面积达6262万亩,森林蓄积量超过2.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0.22%。
纵深推进新安江生态补偿机制,新安江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连续多年是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在接续开展三轮试点基础上,我省与浙江共同谋划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加快建立科学的跨流域生态补偿、污染赔偿标准和水质考核体系,努力把新安江流域打造成生态环境共保联治新样板、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新典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向“长治”。(记者 夏胜为)
标签: 特别报道
安徽以“三山三江二湖”闻名天下。近年来,我省加快建设环境优的美丽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
远处天空湛蓝,近处塔吊林立,400多名工人正在争分夺秒交叉施工。2月20日一早,这张照片火了河北普兴电...
本报讯(通讯员启实)2月23日上午,副省长周喜安深入合肥市小区、项目现场调研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推动...
最近,全国人大代表、泗县泗城镇花园井社区党总支书记岳喜环来到该县民政部门,与工作人员一起讨论,为...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爬坡过坎,新经济快速发展、方兴未艾,各地都在致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快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