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一杯茶调解法”“六尺巷调解法”“老娘舅调解法”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推出“作退一步想”“平安茶室”“刘祥工作室”等一个个叫得响的警民联调室,实施“互联网+”社会治理、“智慧安防社区”“微信警务群”等一套套有效的科技赋能方案……近年来,全省各地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具有各地本土特色的新鲜经验从地方精致的“盆景”,渐渐上升为全省精彩的“风景”,一线矛盾纠纷得到妥善化解,群众合法权益获得有效保障,构筑起社会和谐稳定的有力防线。
(资料图)
多方联动
构建社会治理新体系
“我听你们的!把这坑填了吧,以后我们两家一块用就是了!”6月22日,在淮北市濉溪县公安局临涣派出所的“平安茶室”里,村民李秀英与张颖两家邻居在大家的劝说下,终于重归于好,多年矛盾一朝化解。这个远近闻名的“平安茶室”,就是脱胎于当地传统的茶馆议事文化。在这里,不仅有调解民警、司法所的调解人员,还有作为特约调解员一同参与调解的乡贤和茶客。有了矛盾,群众就到茶室里评理,自有乡邻亲友为你调解纠纷、评议是非。
群众不仅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受益者,也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参与者。群众路线是“枫桥经验”的本质所在,也是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的基本途径。为化解农村社会矛盾,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有序,我省各地公安机关从完善政策、健全体系、落实责任、创新机制等方面入手,立足“一村一警”“一村一辅警”包村联系机制,结合“乡贤议事”“群防群治”等多种形式的调解方式,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良好局面,从源头上预防减少社会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滁州市定远县公安局拂晓派出所,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警民联调机制。为了更好地发动群众,整合资源力量,拂晓派出所主动联手镇村、司法所,开设警民联调室,不仅民警们积极参加警民联调工作,还主动对接法律专业人士和当地“能人”“热心人”,形成了一套“多方参与、互动互补、情法融合”的乡村特色矛盾纠纷调解方案。2020年以来,拂晓派出所处理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就有200多件,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实现了“枫桥经验”在拂晓乡落地生根。
实践中,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各级调解机制,广泛开展“公安+司法”“公安+行业”联动联调工作,通过购买服务、协同联动等方式协调多方专业力量参与调解工作,并对重点调解协议予以司法确认,提高调解的权威性。同时充分发挥“平安楼长”“平安社区长”等集群作用,动员乡贤能人力量,打造群众身边的“调解智库”。
效果导向
打造服务群众金招牌
7月3日下午,六安市金寨县公安局江店派出所的“老徐调解室”里争吵声不断。一对离异夫妻矛盾激化,情绪激动。民警徐玮立刻动员社区工作人员,召集来两人的亲友邻里,通过迂回方式,转移矛盾焦点,不动声色中把两人的怒火消减。一看两人态度有所缓和,老徐情、理、法并用,再加上亲友的感情助攻,调解4个小时之后,这起冲突终于归于平静。2019年至今,通过“老徐调解室”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数千起,有效促进了辖区社会治安秩序稳定。
像这样结合本地实际开设的特色警民调解室,正在全省各地开花结果。
“真没想到警察还能上门为我们办理业务!现在的民警太人性化了,我们一家都很感动!”淮南市的闫大爷,一提到淮南市公安局山南新区分局淮河路派出所民警郜宗平,就竖起大拇指。而这位让群众点赞的郜宗平早就是辖区的“名人”了。她34年扎根基层一线,成为当地服务人民群众、调解矛盾纠纷响当当的金招牌。淮河路派出所特意以她的名字,命名了“郜宗平警务室”,这也是淮南市首个以民警个人名字命名的警务室。
近年来,我省各地推深做实社区警务、“一村一警”包村联系、“一企一警”对接服务、警民联调、江淮义警等7项实践载体,创新“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作退一步想工作法”等调解工作法,发展“居民议事会”“平安茶室”等基层自治组织,加快打造“微信找警”“社区微警务群”,组建“水阳义警”“西津蓝精灵”“徽骆驼”等各类专(兼)职巡防队伍,延伸基层治理触角,积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全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
科技赋能
推行改革创新新模式
“人民警察为人民,失而复得暖人心!”7月28日晚上,合肥市民董先生带着一面锦旗来到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常青派出所,向民警致谢。原来,前几天他和妻子看电影时把手机落在影院,而民警通过大数据分析和视频排查,连续寻找了4天,帮他把手机找了回来。
常青派出所将智慧警务工作融入基层社区治理,在金寨南路社区探索打造智慧平安社区“12345”模式,以智慧警务室为中心,以社区民警和社居委综治专干为主体,以“党建网格+基层网格+警务网格”为运行机制,以“四员一律”进网格为依托,实现“党建共融、职责共抓、平安共建、矛盾共调、警民共赢”目标。社会资源数据通过智慧小区、“大共治”平台等汇集、共享、应用,实现“公安智慧警务内循环”与“社会治理外循环”有机统一,构建形成警网融合、数据共享、智能感知、圈层巡防的一体化运行的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自“12345”模式运行以来,辖区可防性案件、电诈警情、黄赌警情同比分别下降75%、56%、113%,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显著提升。
关口前移、防微杜渐是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探索。我省加快构建信息化、立体化的治安防控网络,大力推进智慧村庄、智慧小区、智慧单位等系统建设,更多地将科技力量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中,让“枫桥经验”更具鲜明时代特点。
“这次调解很顺利,那我先挂机下线了!再见!”日前在宣城市公安局西林派出所,一场“云端”调解,解决了邻里之间多年的矛盾。为了破解基层社会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疑难化”难题,西林派出所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通过“网上点单会诊、线下联席调解”工作模式,采取线上多方会议调解、线下专业人士参与、多部门联动等形式有效化解消费、物业、医患类等疑难复杂纠纷。
新技术发展为社会治理提供了新机遇。我省各地积极探索“科技+”“互联网+”社会治理创新模式,为“枫桥经验”提档升级,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记者 李晓群)
标签:
打造“一杯茶调解法”“六尺巷调解法”“老娘舅调解法”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调解品牌,推出“作退一步...
连日来,在桐城市龙眠街道龙眠村主河道汪店段,党员志愿者和施工人员正在修建拦河坝,留住水源。近期,...
本网讯(记者史力)针对近期旱情,农业农村部门正组织科技人员进村入户,指导农民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接地线装设完毕,各高空作业组可以开始作业。”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公司合肥供电段阜阳供电工区接触网...
“我前段时间去社区办事,顺便扫码进入‘社区快聘’小程序,很快就和招聘单位匹配上了,现在已经顺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