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全自动生产线。
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委省政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各项政策逐步落地,各领域数字化专项升级投入不断增加,青海的数字化发展从低位起步,走上了高速发展之路。
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多行业借助数字化实现了快速“补位”。一批数字化工厂摆脱“人”的束缚,率先“开张”,抢得“起跑”先机;数字技术赋能“四地”建设,不断丰富应用场景优势;数字化治理,从政务服务、民生保障、社会治理、生态文明、乡村振兴等多个关键领域构建了数字化发展的新图景……
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对于青海数字经济的下一步发展,众多业内专家提出,数字经济是引领未来的新经济形态,既是经济提质增效的新变量,也是全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机遇,依托我省资源能源和生态优势,从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关键领域数字化治理能力等重点领域发力,加速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赋能助力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期,省政府制定出台《2022年青海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围绕重点环节、重点领域研究提出2022年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23项具体工作任务。今年,青海数字经济将进入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青海,数字化应用将继续多点开花。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数字经济基础继续夯实
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稳增长与助力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2020年春节期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是数字经济给了一时手足无措的实体经济转换“赛道”的契机。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并未停息,青海通过不断夯实数字经济基础,助力经济发展实现最大“红利”。据统计,2020年青海省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39.64亿元,同比增长8.26%,占GDP的比重达到24.61%。
危中寻机,化危为机。数字经济给了青海经济发展的底气,为了让更多行业、更多地区参与到数字经济发展中,青海在过去一年不断加大新基建建设力度。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底,全省移动电话基站总数达5.99万个,其中4G基站3.84万个,5G基站6438个,全省区县主城区实现5G网络全覆盖。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9.54Tbps;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端口数量达到438.34万个,光纤接入(FTTH/0)端口达到429.14万个;互联网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209.36万户,百兆以上宽带用户比例达到98.04%。
新的一年,新规划、新目标。
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青海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按照“结合实际、动态调整、适度超前”的原则,到2022年末,全省将建成5G基站1万个,实现政务等垂直行业应用区域、交通枢纽等重点区域5G网络覆盖,5G商用步伐进一步加快。互联网省际出口带宽达到10Tbps以上。大数据产业有序发展,大数据中心机架数超过1.3万个,数据中心上架率超过50%。
下一步,青海不仅要加快建设数字基础设施,还要加大对传统基础设施的改造,包括能源基础设施、水利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将为生态业务相关部门、科研院所提供良好的数据资源、算法模型、计算能力等基础支撑,是我省今年数字化建设的又一看点。
产业数字化转型继续加快
3月初,农业春耕备耕正当时。在自动化流水线、机器人等智能化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满负荷运转,每天产量达4500吨,同时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货,为西北地区春耕化肥供应提供了保障。青海云天化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何光琳介绍说,云天化产能全释放离不开企业数字技术的深度运用。
同处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随时可能再度席卷而来,对于生产企业而言虽然可以提前采购原材料,但是一旦疫情发生,生产人员无法保障的问题将对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严重影响。然而,数字化生产线可以“松绑”生产对“人”的依赖。
在青海泰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生产控制自动化系统(DCS)、WEMS能源管理系统、在线监测管理系统、ERP云管理系统、无人值守销售等五大“数字化管理平台系统”,实现生产管理信息化数字化,为高耗能企业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企业负责人说:“现在企业生产线工人从过去500多人降至200余人,同时劳动生产率也提高50%,信息化带来的效益日益凸显。同时,公司配套的4.5MW余热发电机组,利用炉窑产生的废气进入余热锅炉、通过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发电,每月可发电190万千瓦时左右,每月可节约生产成本约74万元。”
我省工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青海省相关领域专家指出:“在我省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制造业做到了先试先行。由于制造业转型升级方向是智能化生产和大规模定制,因而发展工业互联网是工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必要途径和基础环节。”2022年,我省将继续围绕支持企业上云上平台、推动工业园区数字化转型、鼓励利用数字技术围绕盐湖等产业开展深度融合应用创新研究。
那么我省其他产业如何“拥抱”数字化呢?
从《2022年青海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中可以解读到,2022年我省还将深入推进农业数字化转型和现代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围绕做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工作,开展数字技术和产品集成应用示范,开展线上青海特色农畜产品营销推广活动等助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围绕加快推动建筑业数字化、智慧城镇、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智慧城管、城乡住房服务数字化建设发展进程,完善全省数字文旅大数据平台,深入推进数字商务发展,加快数字生活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数字金融等领域发力。
此外,《2022年青海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还提出目标任务,要提高产业数字化水平,全省网络零售额、实物网络购物交易额同比增长10%,电信业务总量超过75亿元。
由此可见,我省大中小企业、一二三产业融通发展的良好态势正在加速形成。
产业融合将继续催生新业态
初春,青海海东地区草长莺飞。4月1日,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田间地头人头攒动,这里不仅在忙春播,更在进行一场“数字+农牧业”的新型专项培训。
在场的培训者每人手中都拿着一个手机模样的手持终端,这个终端可以实现牦牛、藏羊信息采集录入,从散户到合作社,从乡镇到县城。在青海所有牛羊养殖信息,都将逐步汇入全省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当天培训的老师告诉记者:“建设牦牛藏羊规模养殖场追溯采集点,主要配置数据采集手持仪、手持采集终端数据卡、典型养殖场和牧场安装监控设备、养殖管理和保险终端软件等设备,并且为养殖场采集点制作全景图。”
在青海每个牦牛藏羊养殖场都在建立二维码身份标识,该二维码包含养殖场基本信息如主体信息、养殖场定位,每个牛、羊都有自己的数字耳标,记录着品种、毛色等信息,这些都纳入全程追溯的内容。
青海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试点工程建设,实现了养殖环境的监测及畜产品的全过程查询,规范了我省畜牧业生产,杜绝了生产全过程中化学合成药物的使用,减少了药物对环境和人类的危害,在向社会提供无污染高端绿色有机畜产品,提升畜产品附加值,带动农牧民增收的同时,实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这种“数字+农牧”的新型产业模式,不仅推动了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的步伐,更印证了数实融合正成为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的重要路径。
在我省,基于优势产业的海量数据和实体经济的丰富应用场景,催生出了一批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如青海净意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已成功打造冷水鱼追溯、红外线牦牛称重、大规模牛羊扫码录入等与农牧业相关的数字化应用产品。
不仅农牧业,青海正如《2022年青海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要求的,“数字+政务”“数字+旅游”“数字+教育”“数字+生态”“数字+健康”……将会在今年全方位推进。
从国家大趋势来看,产业融合必将成为未来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剂,省工信厅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我省正在深化跨界数实融合发展,打造产业间互联互通,在产业融合中培育发展新动能。
机器人、大数据、自动化流水线、云平台多领域渗透——青海,数字化应用多点开花青海新闻网
心怀感恩战“疫”有我青海新闻网
致敬!我们的“隐形英雄”青海新闻网
练就本领护生态青海新闻网
土布旦的家乡变了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