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戒毒人员进行课堂化教学。图片均由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提供
【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常言道,“戒毒之难,难于上青天”。面对彻底戒断毒瘾的世界性难题,戒毒所的民警们是如何迎难而上,一步一步地打造戒毒天梯工程,让迷途的心灵重回正途?在6月26日第35个国际禁毒日到来前夕,记者走进青海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这个我省唯一一所教育矫治女性吸毒者的专业场所,了解戒毒民警在戒毒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等方面做出的努力与探索。
戒毒人员进行康复训练。
传统教学+云课堂
教育矫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吸毒一口,掉入虎口。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全世界约有10万人死于吸毒,另有约1000万人因吸毒而丧失正常的智力和工作能力......”电脑中播放的一个个真实案例,让吸毒人员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危害性。
这是记者6月21日在省女子强戒所教育矫正中心看到的一幕,戒毒人员在民警的引导下,通过西宁市图书馆线上绿色阅读模式,接受严格的在线云课堂教育。
“我们通过创新开展‘基础性+个性化’‘传统教学+云课堂’‘横向发展+纵向延伸’的教学模式,对戒毒人员进行再教育。”教育矫正中心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对新时期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他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开展课堂化教学的基础上,搭建专业教育平台开展教育矫正,利用省戒毒局“戒毒人员个性化学习教育平台”,为每位戒毒人员配备了平板电脑,开通了西宁市图书馆线上绿色阅读通道,她们通过内部网络就能开启“云课堂”教学模式。
记者了解到,省女子强戒所教育矫正中心共有20余名专兼职教师,主要负责规范化开展戒毒人员日常教育教学工作,包括入所教育、基础教育、回归社会教育、个案化教育、辅助教育等。
“因为涉毒原因,解戒后还能继续驾驶汽车吗?”“戒毒回归社会后,能否申领到低保?”“戒毒人员夫妻双方离婚后,家庭财产分割、子女归属权等问题法律是如何规定的?”记者采访时,正巧赶上戒毒人员通过线上法律咨询平台进行法律咨询,戒毒人员的问题涉及多个方面,法律援助律师通过远程视频,逐个耐心解答困扰戒毒人员的民事法律问题。
据了解,为解决戒毒人员法律困扰问题,教育矫正中心通过省司法厅12348法律咨询平台为戒毒人员搭建了线上法律服务平台,戒毒人员通过线上视频、拨打法律援助热线,随时随地可进行法律咨询。
这仅是省女子强戒所开展教育矫正工作的一个缩影。省女子强戒所承担着全省女性吸毒人员的收治和教育矫治工作,多年来扎实推进全国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不断提升教育矫治工作水平,统筹推进教育戒治课程,不断完善教育矫正、心理矫治、康复训练教育戒治工作体系和诊断评估机制,切实提高了教育矫治工作质效。
戒毒,需要时间,更需要科学的方法
提起“戒毒”,人们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壁垒森严的戒毒所、戒毒者毒瘾发作时痛苦不堪的样子。那么,戒毒过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清晨7点,伴随着急促的起床音乐,省女子强戒所里的戒毒人员迅速起床,开启了一天的戒毒生活。不到十分钟,戒毒人员已全员集合完毕,在戒毒民警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来到户外操场进行队列训练。
“戒毒,不仅需要时间,更需要科学的方法。”戒毒民警向记者介绍,毒品对人体的伤害是极大的,想要戒毒人员戒除毒瘾、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要在开展戒毒医疗的基础上,将她们的体质和健康素质调整到理想状态,为回归社会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
为此,省女子强戒所建立了全省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中首家单体规模最大的康复训练中心,使用智能化运动康复训练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依托医学风险评估结果、国民体质检测标准,以运动处方为主线,将运动设备、数据采集终端、运动处方、个人信息库、数据库等要素串联,形成系统、科学、创新的智能训练闭环。通过大数据分析,民警可随时查询和掌握戒毒人员的体质状况、锻炼情况、群体性数据分析对比,并通过阶段性的体质数据循环优化运动处方,为运动康复戒毒科研提供数据基础。
“‘智能+协同’‘传统+现代’‘有氧+无氧’”。戒毒民警告诉记者,智能化运动康复训练系统,会根据戒毒人员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开出个人训练处方,根据处方开展速度、力量、柔韧、耐力、平衡等训练项目。同时结合个人兴趣爱好,引进专业团队,开展大众类健身项目,普及“三操两舞”——即人人都会广播操、韵律操、手语操、广场舞、瑜伽舞,有效保障多维度训练效能提升。
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指导,赋予戒毒人员良好的身体机能、积极的精神面貌、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戒除毒瘾的决心。
心瘾如何戒除?
“毒瘾,归根结底是‘心瘾’。‘体瘾’易除,‘心瘾’难戒。”采访中,戒毒民警对记者说,解除吸毒者的心瘾,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心瘾”戒治便成为戒毒工作的核心。
戒毒民警表示,戒毒人员是违法者,但同时也是病人和受害者。戒毒人员既具有一般人群的普通心理,更具有作为戒毒人员的特殊心理。她们同样会为了感情、家庭、生活、工作、人际等问题而困扰,同样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未来的期许。但吸毒、戒毒、复吸让她们处于更为复杂多变的矛盾状态中,如决心戒毒与想吸毒的矛盾、自尊与自卑的矛盾、知与行的矛盾等等,除此以外常见的还有自卑、情绪不稳定、焦虑、抑郁、内疚、敌对、强迫等心理状态。
“解开心锁,是戒毒者与昨天决裂的第一步。”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提高抵御毒品的能力,省女子强戒所在开展心理矫治过程中,综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技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综合心理评估、个体心理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心理矫治活动、社会合作、心理矫治学术研究等方式帮助戒毒人员恢复和增进心理健康,修复心理功能损伤,戒断“心瘾”。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因戒毒人员的特殊心理和难以戒除的“心瘾”,心理矫治工作远比普通的心理咨询要难得多,需要更长久的心理陪伴、更适合的矫治方式、更用心的活动设计、更专业的咨询能力。
为了帮助戒毒人员恢复心理健康,戒断“心瘾”,省女子强戒所建立了心晴工作室、艺术疗愈室、心理评估室、沙盘治疗室、团体咨询室、宣泄室,专业团队有7名心理咨询师、5名心理工作助手、10名所外心理学专家和教授、10余名心理学专业志愿者,不断研究戒除心瘾的新途径,如家庭系统排列、正念疗法、艺术疗愈等,利用心理健康月、母亲节等契机开展拒毒训练、情感唤醒等矫治活动。
“戒毒人员在心理矫治过程中的心理变化是正向的、可持续的、潜移默化的,只要我们用心坚持下去,我们一定可以跨过‘心瘾’这座看似无法跨越的大山。”戒毒民警说,不少戒毒者刚到戒毒所,毒瘾症状明显,且不服管理。为此他们对症下药,一方面采取医药疗法,减轻吸毒者的生理痛苦,一方面开展心理治疗,引导吸毒者尽早摆脱恶习阴影,努力回归正常人生。
做好戒毒人员的出所衔接帮扶
“在全力抓好所内工作的同时,注重所外帮扶帮教工作的开展。”戒毒民警告诉记者,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对挫折与诱惑,极易走上复吸之路。省女子强戒所教育矫正中心除教学工作以外,还负责职业技能培训和出所后的衔接帮扶延伸工作。
为解决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面临的就业难、谋生难、融入社会难的问题,让戒毒人员能掌握一技之长,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在所内,他们根据女性戒毒人员特点,开展了美容、美甲、形象设计等个性化职业教育。
在戒毒人员出所后,他们通过采取组织座谈、回访、人文关怀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追溯戒毒人员出所后的动态,对有复吸苗头的人员及时劝导,努力排除社会安全隐患。
为帮助戒毒人员顺利融入社会,他们主动延伸后续照管帮扶,组织民警与社区禁毒专干建立联系,及时反馈即将解除戒毒人员的思想动态与现实表现,定期与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衔接沟通,推进“所地合作”,实现戒毒人员出所、帮教、回归等各个环节的“无缝对接”。
在衔接帮扶过程中,省女子强戒所还不断更新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家庭、生活、就业及操守保持情况。根据最新统计,该所戒毒人员出所后三年戒断率逐年上升,复吸率逐年下降。
在戒毒民警的不懈奋斗下,如今,省女子强戒所管理更加规范精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戒治成效越发凸显,连续18年实现安全管理“六无”目标,为全国女子强制隔离戒毒贡献了青海智慧。
她们的新生从这里开始——探访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青海新闻网
海北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底色青海新闻网
我省启动中等职业教育“双优计划”建设工作青海新闻网
青海省自主选育羊肚菌新品种科技成果成功转化青海新闻网
我省14项高频户籍业务可“青松办”青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