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记者 王瑞欣 报道)近一年的时间,从成功救助到恢复健康,130多天的野外活动监测,一只1岁多的猞猁幼崽终于达到野化放归条件,回归自然。这是我省完成的全国首例救助猞猁野化放归,对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又积累了成功经验。
记者了解到,2021年4月6日,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在刚察县吉尔孟乡秀脑休麻村发现一只1岁左右的猞猁幼崽,经过救护人员检查,发现该只幼崽因为角膜水肿导致右眼失明无法捕食猎物,出现了营养不良、体质极度虚弱等症状。
送往救护中心后,救护人员对猞猁精心照料,每日投喂食物,并在其中添加治疗药物以补充营养,帮助其恢复体质、治疗眼疾,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康复治疗及野化训练。期间,为减少人为因素干扰,避免猞猁对人类失去警惕性,影响其正常放归,工作人员在其饲养展出区域使用玻璃贴纸进行人为遮挡。经过一年的饲养管理,救护的猞猁发育状态良好,进食排便、日常行为、精神状态良好,右眼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达到了放归条件。
由于该只猞猁是1岁的幼崽,缺乏野外生存捕猎经验,无法直接放归原生地。最终经省林草局批准,救护中心在西宁市林草局组织协调下,由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刚察县森林警察大队、大通县林草局配合协作下,经过多次调查研究,选定大通北川河源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为猞猁野化放归点。该地点人为干扰因素少,有野外猞猁种群分布,并有丰富的岩羊、中小型啮齿类动物等食物资源,有利于野化训练、放归及后续保护管理工作开展。
2022年3月,救护繁育中心利用放归点1处废弃羊圈,采取顶部盖网并预留可逃离口,搭建了面积约100平方米的野化训练场,通过活食投喂、重新建立与人类的关系等方式,开展了野化训练;4月在为猞猁佩戴卫星定位项圈后,工作人员又通过在放归训练场投喂活物训练其捕食能力。根据现场实地监测,4月11日,发现猞猁咬死场地内羊羔、兔鸽等并食用,第二天早晨从预留逃离口逃离野化训练场。
经过对该猞猁幼崽长达130多天的野外活动监测结果显示,野化放归猞猁于4月12日离开避难所后,至5月7日期间进行了长途迁移,实际迁移约200公里、直线迁移距离达到45公里,共耗时25日,平均每日迁移8公里;5月7日至31日,其活动区域约为50平方千米,核心活动区域为10平方千米;截至8月22日,该猞猁成功迁移到门源县皇城乡永安城附近活动,并具有了固定昼歇点。
“根据野外放归猞猁日运动量判断,其已具备独立生存能力,表明此次野化放归非常成功并取得阶段性经验。”青海野生动物救护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此次救助的猞猁幼崽并实现野化放归的成功经验,无疑对我省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又积累了宝贵经验。回顾这一年的救助以及野化训练经历,工作人员表示,在饲养管理过程中,通过遮挡玻璃面减少人为干扰,利用兔鸽活食锻炼其捕猎能力等一系列野化训练工作对放归成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首次在放归地搭建野化训练场进行野化放归,证明我省已具备合适地区搭建临时野化训练场地放归野生动物的可行性。在此过程中,为救助放归野生动物佩戴卫星项圈不仅可以准确掌握其野外活动规律,而且有助于对猞猁等大中型猫科动物开展科学有效的野外救护和放归工作,提升救护、野外放归的成功率。
今后,省林草局将进一步加强野生动物的野外救护、野化、放归等专业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不断总结分析、积累经验,制定系统科学救护放归技术规范,以期能为全省野生动物救护放归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不断提升我省野生动物救护放归的整体水平,全面推动我省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回归自然!青海完成全国首例救护猞猁的野化放归青海新闻网
青海66 5亿资金为乡村振兴加码青海新闻网
西宁:充分发挥公职律师“智囊团”作用青海新闻网
我省迅速部署汛期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青海新闻网
西宁市民乐享创城带来的品质生活青海新闻网